信息來源: 湖北省企聯 責任編輯:宋克杰 2020-08-14 15:54
宜昌市企業聯合會、企業家協會、工業經濟協會(以下簡稱“市企聯”)在2020年全民抗疫的特殊時期,緊緊圍繞聯合會的宗旨,以服務企業和企業家為目的,以推進全市經濟健康發展為主線,務實創新、積極開展工作?,F將上半年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落實中央、省、市的工作部署,承擔社會責任
春節期間發生的疫情打亂了正常的生產生活及工作節奏,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對防控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宜昌市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及全市人民積極應對,及時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攻堅戰各盡其職,各盡其能。市企聯積極響應中央、省、市的號召及工作部署,居家隔離期間在網絡上第一時間發布全市企業防疫倡議書,號召各會員單位和社會同仁堅決聽從黨中央國務院的安排部署,服從當地防疫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執行各級政府的防疫決定,各會員企業嚴格執行抗疫法律政策紀律規定,遵守基層社區和村委會的防疫規定,做好企業及個人防護工作;認真按照防疫要求做好開工評估和安全防護。整個居家隔離階段全市企業無聚集病例發生。同時市企聯呼吁廣大企業以人社部門關于延期復工所給出的勞動關系處理意見為指導,處理好勞動關系;號召相關保供企業加大抗疫物資的生產投入,履行社會責任。
二、積極履行三方協調職責,確保疫情期間勞動關系穩定
居家隔離期間,市企聯積極開展線上服務工作,聯合市三方協商委員會成員單位市人社局、市總工會、工商聯先后分別于2月12日及2月22日召開兩次三方四家視頻會議,抽選部分規模企業及中小企業代表線上答疑,組織勞動仲裁專業人員、法律顧問等及時幫企業解答勞資困惑,會后積極梳理問題、歸納工作要點分發至企業人力資源相關負責人,幫助企業解決了特殊時期的用工難題,獲得了企業家們的一致好評;4月27日-29日,參加由國家人社部、全國總工會、中國企聯、工商聯發起的國家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委 “2020和諧同行千戶企業培育共同行動”線上工作部署會,學習疫情期間出臺的關于妥善處理勞資關系、全面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等相關文件。
3月30日復工后,市企聯積極參與市協調勞動關系委員會的線下走訪調研活動。通過前期走訪摸排,了解企業實際困難,4月1日,三方委在市人社局召開現場辦公會,為馨島國際酒店在疫情期間面臨的突出矛盾提出解決方案,宣讀講解相關政策,為企業解決了燃眉之急。6月初,市三方委啟動了宜昌市第二屆和諧勞動企業的評選工作,截至目前,前期宣傳工作已結束,已進入各縣市區申報推選階段。
三、開展線上辦公,積極為會員企業服務
以網絡問卷的形式開展企業復工復產的調查摸排,并形成調研報告報送省企聯,為中央考察組調研湖北企業疫情期間的發展現狀提供數據支持;承接湖北省企聯交辦的工作,根據中企聯的工作安排,統計整理會員企業在抗疫保供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向中企聯推送抗疫模范企業;開展2020企業信用評級。利用中企聯、格局商學等優質平臺每周為會員企業推送一到兩期網絡公益講座,對企業在特殊時期復工復產起到了積極正面的引導作用。不論是居家隔離期間以及復工后,市企聯秘書處嚴格執行例會制度,不斷完善相關制度,提升自身工作素養,學習新出臺的政策并展開廣泛討論,確保制度執行到位,政策宣講到位。積極配合完成市民政局關于涉企收費的調研工作。
四、積極作為,政策對接,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在確保防疫措施落實的前提下,全市企業復工復產有序開展。市企聯與市經信局對接,及時掌握相關數據,調研走訪企業了解企業實際需求,宣講疫情期間中央到地方出臺的一些列優惠幫扶政策,發揮橋梁作用為企業牽線搭橋解決了部分難題。截至目前,全市企業復工復產較為順利,復工復產率高,無疫情擴散相關報告,企業運行逐步步入正軌,為宜昌經濟復蘇注入了強心劑。
目前國內疫情雖然有所控制,但全球抗疫形式勢依然嚴峻,企業的發展仍然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外部因素干擾,特別是出口外貿企業及產業鏈相關企業的影響尤為嚴峻。市企聯聯合宜昌市地方金融局,通過走訪調研協商,促成部分優質企業與銀行對接,切實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五、下半年的工作安排
立足服務企業,下半年市企聯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落實工作:
1、加大政策學習研究力度。全球疫情尚未結束,企業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市企聯將加強走訪調研,加大政策學習和宣講力度,收集數據,為本市企業的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2、積極履行三方協商職責,開展宜昌市第二屆和諧企業的評選工作,促進全市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
3、統計整理抗疫期間會員企業做出的突出貢獻,編輯出版一期特刊,宣揚先進典型事例,加大宣傳力度,弘揚社會正能量;
4、完善和推廣疫情期間行之有效的線上辦公模式,進一步拓寬為企業服務的新渠道;
5、承接中企聯、省企聯、市經信局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
6、研究探索服務企業新思路新辦法,進一步提高企聯工作效率和影響力。(宜昌市企聯)
宜昌市企聯現場辦公會
(責任編輯:宋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