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企業與企業家》 責任編輯:宋克杰 2016-05-14 17:17
南京一新建大樓無單位入駐成廢品站:“風聲緊”。據新華報業網消息,中央一再下令禁止各地新建樓堂館所,可是在南京六合區城北方州路上,緊靠著現在的六合區城管局辦公樓,有一幢耗資近億元的新建大樓,一直閑置,荒草叢生,所有進出大樓的門都鎖著,院內成了廢品回收站,堆滿了廢品。調查中,南京六合區建工局相關人員告訴交匯點記者,區建工局新大樓正好建成于2012年底,不敢搬緣于“風聲緊”。記者調查得知,其實在南京,興建辦公大樓閑置多年的情況,絕非這一處。
耗資巨大的辦公樓,建好了卻閑置在那里,甚至淪為廢品站,無疑是巨大的浪費,恐怕與反四風、八項禁令的初衷背道而馳。當初建的時候就是一種浪費,現在閑置也是一種浪費,難道納稅人的錢就這么不值錢,任由某些單位和某些人隨意糟蹋打水漂不成?
辦公樓閑置的原因,據說是因為“風聲緊”。那么,是不是等風頭過了、風聲不太緊了,某些人就可以心安理得、大搖大擺搬進豪華辦公樓享受呢?以往的不少事實都證明,上述擔心并非多余。有媒體曾刊文稱,無論是反腐敗還是解決“四風”問題,只有進行時,沒有休止符,沒有完成時。確實是這樣,反腐不能搞一陣風,高壓態勢必須一以貫之,并且力爭早日形成監督制約的長效機制?!帮L聲”永遠不能過去,各級官員當自警自省、端正官念,不要有任何僥幸心理。
對于閑置的辦公樓,我覺得應該對其“前世今生”都進行有效的調查和妥善處理。所謂“前世”,就是當初建這些個超標辦公樓,是誰決定的,誰拍的板,經過了怎樣的審批手續,怎么拿的地,怎么籌的錢,都要來個倒查責任,對其中可能存在的違規違紀甚至違法亂紀行為進行嚴厲追究。所謂“今生”,就是在大樓已經成為事實存在的情況下,怎樣統籌兼顧,讓其發揮作用、派上用場,不要一直這么閑置下去。公車改革后,常見做法是將多余的公車面向社會進行拍賣。那么,超標辦公樓是否也可以借鑒車改模式,采用面向社會拍賣等方式進行處理呢?亡羊補牢總比麻木不仁要好,主動善后總比視而不見積極。超標辦公樓也要“物盡其用”,不能因為種種顧慮而無限期閑置、荒廢。畢竟,反腐倡廉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效果,而不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喬志峰)
(責任編輯:宋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