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企業與企業家》 責任編輯:宋克杰 2021-04-16 11:01
宋克杰在家鄉皂市經貿新城
作者:宋克杰
辛丑牛年清明時節,久雨放晴,空明景凈;柳綠花紅,氣候宜人。
宋克杰乘著和煦春風,回到因疫情闊別已久的家鄉皂市,與老同學老戰友風云際會,為已故親人掃墓祭奠。同時,深切緬懷曾在鄂中皂市地區戰斗過的賀龍元帥等革命先驅,以此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
賀龍元帥是宋克杰參軍入伍服役過的原陸軍第一集團軍的前身紅二軍團的主要創建人。在宋克杰的家鄉皂市,至今還流傳著兩把菜刀鬧革命的賀龍元帥,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三打皂市,用兵如神”的傳奇故事。
宋克杰拜謁革命先驅賀龍元帥
宋克杰在賀龍元帥雕像綠化平臺
一打皂市
殲滅敵人有生力量
皂市是鄂中重鎮,位于京山、應城、天門、漢川交界處,是漢宜、皂鐘公路的連接樞紐,皂市長汀河可直通襄河(漢江),戰略地位非常重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盤踞在皂市的國民黨軍曹振武特務團和省保安團各一部,鐵桿反共,為非作歹,是國民黨安插在中共紅色根據地邊上的一顆釘子。
為了消除威脅,穩固根據地,1931年11月上旬,賀龍率紅三軍(由紅二軍團改編)經京南奔襲100多里,在漢川獨立團配合下,將皂市守敵團團包圍。
11月12日夜,紅三軍總攻開始。皂市守敵憑借堅固土城、地堡負隅頑抗。紅軍巧妙的利用地形,精準殺敵,并找來許多鐵桶,在鐵桶中嗚放鞭炮,誘敵消耗彈藥,皂市地下黨的同志則在城內配合。經10小時激戰,一舉攻克皂市。
此次戰斗,紅三軍集中優勢兵力,痛殲了敵人的有生力量,紅軍的槍支彈藥得到了補充,且牽制了襄北國民黨軍向洪湖蘇區的圍剿進攻。
宋克杰瞻仰鄂中革命烈士紀念碑
宋克杰在皂市長汀河故道畔
二打皂市
生俘敵旅長等4000余人
1932年1月中旬,趁活動于鄂豫皖根據地的紅四方面軍在黃安(今紅安)地區取得重大勝利,駐湖北的國民黨軍主力調往平漢路以東地區,敵后方兵力空虛之機,賀龍令紅九師在師長段德昌的指揮下,從紅廟、泗港再次渡過襄河,經漁薪河、永隆河、瓦廟集、白馬廟、龍泉鎮,再次奔襲皂市。
當紅九師抵近皂市時,駐守皂市的國民黨軍第48師工兵營一槍未發,棄城逃往應城。19日,紅九師再次占領皂市,隨即乘勝追擊逃敵,直逼應城。隨后,紅九師在陳家河、龍王集,全殲國民黨軍第4師12旅及第48師特務團,生擒敵旅長張聯華及以下官兵4000余人。與此同時,在漢川活動的紅七師也先后打下黃陵磯和侏儒山,逼近了武漢。
紅三軍在皂市、應城等鄂中地區的勝利,震撼了國民黨軍政府,國民黨湖北省政府主席何成浚急忙調兵遣將,向洪湖蘇區進攻,但遭到紅九師的迎頭痛擊,打亂了國民黨軍在襄北、鄂中地區的兵力部署,使紅色根據地得以進一步發展。
宋克杰瞻仰鄂中革命烈士紀念館
宋克杰在皂市長汀河畔綠道
三打皂市
全殲國民黨軍一個旅
國民黨湖北省政府主席何成浚得知紅三軍七、九師陳兵襄北,慌忙調整軍事部署,重新劃分“進剿”區域,抽調11個團的兵力,限其在15天內消滅在襄北的紅三軍主力。
2月28日,國民黨軍分三路向紅三軍撲來:一路由國民黨軍第41師師長張振漢指揮韓昌俊旅、黃新旅共5個團,在應城至岳口以西一線“清剿”;一路由國民黨軍第48師旅長徐繼武指揮兩個團及新一旅一個團,在天門柳河一帶集結,以防紅三軍南渡襄河;一路由國民黨軍第44師師長肖之楚率領3個團“進剿”刁汊湖,圖謀切斷天漢蘇區群眾對紅三軍的支援。
面對國民黨軍的三路進攻,1932年3月4日,紅三軍七、九兩師及漢川獨立團奉命集結于漢宜公路南側瓦廟集、白馬廟、漁薪河、灰埠頭、永隆河一帶,伺機打擊敵人。
3月5日,國民黨軍第48師韓昌俊旅由皂市城區出發,沿漢宜公路向灰埠頭“進剿”;敵徐繼武旅亦由天門、張截港向灰埠頭移動,逼近紅軍主力。6日,敵韓旅因遇大雨被阻于皂市文家墩,加之地形不利,敵師部命令敵韓旅撤回皂市城內。紅三軍軍部得悉此信息后,決定殲滅該敵,遂令紅九師從漁薪河、漢川獨立團從蔣家場向停滯在皂市文家墩之敵隱蔽接近,紅七師則從京山吳堰嶺逼近皂市以鉗制敵人。紅軍趁敵猶豫不決之際,集中優勢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敵韓旅包圍于皂市文家墩地區。
戰斗打響后,紅軍全力猛攻,敵旅長韓昌俊率部突圍至李家場,連同前來解圍的國民黨軍一個團,一并被紅軍“包了餃子”。
3月8日上午6時,紅三軍發起總攻,全殲敵韓旅,生俘敵旅長韓昌俊及以下官兵2000余人,擊斃敵團長一名。敵韓旅覆滅后,其他國民黨軍心驚膽顫,均龜縮原地,許久未敢輕舉妄動。
紅三軍的勝利,極大的鼓舞了皂市、應城、京山、天門、漢川等鄂中地區的軍民,鄂中地區中共黨組織和蘇維埃運動得以迅速擴展。
此次在家鄉皂市,通過瞻仰豐碑、回顧戰史,緬懷先烈、重溫誓詞,給宋克杰上了一堂鮮活、生動而且深刻的黨史教育課,使宋克杰的黨性觀念經受了進一步的錘煉,理想信念有了進一步的升華!
宋克杰在皂市百年古橋萬壽橋(俗稱“西大橋”)旁
宋克杰簡介
宋克杰,曾在原陸軍第一集團軍第三師政治部任過職。解甲轉業后,先后在湖北省有關部門及機構,從事經濟和企業研究、經營管理及宣傳工作。教授級正高職稱,出版著作九部。